全部

沒上班就背債,“培訓貸”騙局須警惕

來源:紅網

作者:

2021-05-18

還沒上班獲得收入,小覃就背上了一身債。為了解除不合理的合約,她還不得不進行了高額賠償。記者調查發(fā)現,近年來,全國多地曝出大學生求職者陷入“培訓貸”陷阱。近期隨著畢業(yè)求職旺季來臨,求職者須警惕這些套路多多的“培訓貸”公司。(5月14日 新華視點)


“培訓貸”是指虛假培訓機構和P2P網絡貸款機構進行合作,冒充招聘公司在招聘網站上發(fā)布大量虛假招聘信息,吸引求職者到本公司貸款培訓的騙局。很多求職大學生在“高薪待遇”“前途光明”“無需工作經驗”等虛假信息的誘惑下,很難拒絕眼前的“大好工作”。在利益的蒙蔽下,未經詳細了解便匆忙地簽訂“不平等條約”,變成了任人宰割的“綿羊”。

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數據顯示,2020年培訓服務類投訴顯著增長,全國消協組織2020年共受理培訓服務類投訴27850件,同比上升48.64%。其中,通過貸款等方式進行預付式消費問題成為重災區(qū)。部分培訓機構誘導消費者辦理“培訓貸”,對于貸款利率、貸款機構、存在風險未盡充分告知義務。一旦培訓機構不履行承諾、服務縮水甚至關門跑路,消費者面臨退費難的同時,還要繼續(xù)按期還貸。

據教育部預測,2021年高校畢業(yè)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,達到歷史新高。在就業(yè)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,如何避免求職大學生“入坑”是當前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。

相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、把關力度、監(jiān)管力度,嚴厲打擊“套路貸”黑惡勢力。教育、人社、公安等有關部門可以通過聯合開展“防騙進校園”等宣傳活動,加大對大學生法律知識宣傳力度、“校園貸”防范宣傳力度。對于培訓機構要嚴格審批管理,加強執(zhí)法抽查,完善準入退出制度;對于涉嫌虛假宣傳、無資質經營、超限或變相多收費、存在安全隱患的校外培訓機構,加大懲戒力度,依法嚴肅處理。

求職大學生應時刻保持頭腦冷靜,提高明辨是非能力、自我保護能力,增強陷阱防范意識。在面對各種花樣百出的培訓機構時,一定要理性判斷,謹慎選擇,詳查證照資質,細化合同約定。切勿聽信銷售人員的口頭承諾,不要一次性預交全部費用,更要謹慎辦理“培訓貸”。如若不慎被“套路”,一定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,切忌自認倒霉、息事寧人。

2021年2月,銀保監(jiān)會、教育部、公安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(fā)《關于進一步規(guī)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(jiān)督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其明確規(guī)定小額貸款公司要加強貸款客戶身份的實質性核驗,不得將大學生設定為互聯網消費貸款的目標客戶群體,不得針對大學生發(fā)放互聯網消費貸款。因此,培訓機構也應當嚴格履行相關規(guī)定,誠信經驗,規(guī)范服務,杜絕虛假宣傳,做好安全保障。

完善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管理機制,嚴格懲治培訓機構服務收費亂象,才能進一步為初入社會的大學生保駕護航。

文/鐘翠瓊(廣西大學)

[責任編輯:趙文琪]

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

周口24小時